首页

国产美脚丝袜片

时间:2025-05-29 14:00:14 作者:香港青年孔府杏坛读《论语》 领悟儒家思想精髓 浏览量:83796

  中新网北京3月15日电 在第42个“3·15”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,北京海关所属亦庄海关加大进口商品检验检疫力度,为国内消费者健康安全保驾护航。据统计,今年1-2月亦庄海关已查发包括医疗器械、生物制品等在内的共21批次不合格商品。

  今年2月,亦庄海关在对一批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进行查验时发现,其中4支甲状旁腺激素注射器无医疗器械注册证、中文说明书、中文标签,根据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规定,进口的医疗器械应当是已注册或者已备案的医疗器械,该关依法监督企业对产品进行销毁处理。

  医用药物注射器是最为常见的医疗器械之一,使用数量大且范围广,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已经取得我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。收到货后应仔细查看产品中文标签,同时登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,查询标签所示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。“过期、失效、淘汰等已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禁止进口,海关依法对进口的医疗器械实施检验,检验不合格的,不得进口。”亦庄海关查检二科科长王丹说。

  3月13日,亦庄海关关员奔赴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诚保税库,对一批进口化妆品套装进行查验,共计559千克、1265盒,并第一时间将抽取样品送至实验室对各项指标实施检测。

  作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出口数量靠前的保税仓库,天诚保税库经销产品主要包括各类食品化妆品,进出口总额连年攀高。天诚保税库相关负责人说,在海关的指导帮助下,公司2023年进出口额达16.73亿元,不仅开拓了新领域新市场,也带动了企业产能的同步提升。

亦庄海关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开展3·15进口食品专项安全监督检查。杨延泽 摄

  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地段的七鲜超市内,一排排整齐列队的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、品种丰富的进口食品。为守护好消费者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“3·15”前夕,亦庄海关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开展专项安全监管行动,对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、检疫许可证、报关单证、出入库记录等一一进行监督检查,并现场为消费者答疑解惑。

  为充分保障监管服务“两手抓两手硬”,亦庄海关坚决落实保障进口食品化妆品安全的相关要求,抓实抓细进口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,实行“5+2”预约通关、预约查验和上门查验,“一体化”推动通关申报、现场核查、安全巡查、监督抽检、风险监测、宣传普法等工作,实现“即到即办、即到即核、即查即放”,确保消费者“吃得放心、用得舒心”,政策惠企红利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。据统计,今年以来该关已面向10家企业,开展“关长送政策上门”“海关政策进万家活动”25次,1-2月监管进出口食品化妆品240批次。

  亦庄海关副关长王朝晖表示,亦庄海关将进一步加强进口产品监督管理,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和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,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国内市场,充分保障国门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。(完)

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西渝高铁东大巴山隧道出口正洞掘进突破千米

阳江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,听取《条例》调研、立项、起草、审议等工作情况汇报,就立法原则、方向和重点问题、解决方案进行研讨,作出部署安排,确保立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。

多部门联合印发行动计划 贯彻实施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》

体现在住宿方面,锦江酒店(中国区)的数据显示,一些传统热门旅游城市如景德镇、贵阳、成都、西安、重庆持续受到游客青睐,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二三线城市今年“五一”期间也出现了高速增长的现象,如南昌、太原、天水、乐山、大同、开封等新晋热门城市,5月1日至5月4日,锦江酒店(中国区)在当地酒店均满房。

国家发改委与瑙鲁共和国有关部门签署两份合作文件

香港4月24日电 (记者 魏华都)2024华为云香港峰会23日下午在港举行,会上多项助力香港人工智能(AI)提速发展的策略公布。峰会有逾500位行业翘楚、企业领袖及合作伙伴出席。

最高700倍!日本镰谷市井水被检出有机氟化物超标

从生产过程角度看,首先,大型机器设备在高温条件下运转,负荷会加重,机器维修检修次数要比平时有所增加。一些仪器仪表等设备,准确性和使用寿命在高温环境中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,设备运转可靠性下降,提升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的难度进一步加大。其次,高温天气下,工厂需要对整个生产作业区进行大面积降温,此举也会进一步加大厂区用电负荷,增加企业生产成本。最后,持续高温增加了一线生产操作任务,一些工艺上的生产参数必须根据温度变化不断调整。在任务增加的同时,高温天气还容易引发人员中暑等情况,企业在组织具体生产中需要加以考虑,如调整工作时长和在岗时间,增加班组的轮换频率等。

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乐明瀚

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。40年来,中国极地考察装备不断更新升级。中国“船舶设计大师”、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首席专家吴刚日前在接受“东西问”采访时透露,在可预见的未来,中国有望攻克重型破冰船自主设计和建造技术。中国新一代重型破冰船在极地考察中在时空领域将有重大突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